2013东北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考研试题(三)答案

2013/10/31 14:00:54 来源: 网络
分享:

  201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模拟试题(三)答案

  1.构成商品二因素的使用价值与价值,都是由劳动产生的。对生产商品的劳动本身进行分析,就会发现,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决定的。劳动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个。各种商品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是由形形色色不同的具体老的那个生产出来的。劳动的性质不同,生产出来的产品也就千差万别,各不相同。这种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不同质的劳动,叫做具体劳动,具体劳动不同,创造出的使用价值也不同。是劳动的自然属性,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即具体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除了不同质的具体形式不同的劳动这一面,还有共同的同质的劳动这一面。这就是,不论人们劳动的具体形式如何不同,他们都是人类劳动力的支出,都是人们脑力和体力的消耗。这种撇开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抽象劳动,或称为一般劳动。商品的价值,就是由抽象劳动形成的,体现了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在不同商品中所包含的抽象劳动,只有量的差别,没有质的不同。

  2.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它反映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资本家在进行生产和经营活动时,预付出货币资本,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这两种不同形式的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起着不同的作用。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借助于工人的具体劳动,把原有价值转移到新的劳动产品中区,不会变动他的原有价值量,所以叫不变资本。它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必要条件。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能够创造出比劳动力价值更大的新价值,使原有的价值发生变化,即发生价值增值,所以叫可变资本部分。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能更好的理解资本家剥削额实质。划分的依据是根绝两种资本在生产过程中是否能创造剩余价值。

  生产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按其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可以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固定资本是用于购置厂房、机器设备等劳动资料的那一部分生产资本。它在物质形式上全部参与生产过程,并在多次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在价值形式上则按其在生产过程中的磨损程度,一部分一部分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并随着新产品的出售以货币形式回到资本家手中。

  流动资本是指用于购买原材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和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这部分生产资本在价值周转形式上与固定资本不同:用于劳动对象的那部分生产资料,其物质形式在一次生产过程中被全部消耗,并转化为新的使用价值,其价值也就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并随着这些产品的出售以货币形态全部流回到资本家手中。用于拉了动力的那部分生产资本,其价值不能转移到新产品中区,只能由工人在生产过程中重新创造出来,但是,它在价值周转方式上却与用于劳动对象的生产资本相同,即它的价值也是一次全部加入到新产品中,并随着产品的出售以货币形式全部流回到资本家手中,也属于流动资本。

  3. 级差地租是与土地生产条件的不同等级相联系的一种地租形式。由于土地有等级差别,同量资本投放在条件好坏不同的土地上,会形成土地的极差生产率。因而条件好的土地产量高,条件差的土地产量低。农产品的价格都是按照社会生产价格出售的,因此投资于条件好的土地农业资本家,农产品的个别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不仅可以获得平均利润,还可以获得超额利润。因此,由土地好坏不同引起的极差生产率的差别,是形成级差地租的条件;由土地有限性引起的土地经营权的垄断,才是产生级差地租的原因。

  级差地租实质上是等量资本投在等量面积的土地上具有不同生产率所产生的超额利润归土地所有者占有的地租形式。正是由于构成不同生产率的具体条件不同,级差地租又分为两种形式,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级差地租Ⅰ是指同时投入不同地块的等量资本具有不同的生产率所产生的超额利润而转化的地租,这种不同的生产率是由土地的肥沃程度不同和土地位置不同而产生的。级差地租Ⅱ是指在同一土地连续投入通量资本而具有不同生产率所形成的超额利润转化的地租。两种地租都是由于等量资本投在具有不同生产率的土地上的结果。作为级差地租实体的超额利润,都是个别生产价格和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两者之间的差别在于:(1)级差地租Ⅰ是等量资本投在不同土地上产生的不同生产率的结果,与农业的“粗放型”经营相联系;级差地租Ⅱ是等量资本追加投资在同一块土地上产生的不同生产率的结果,与农业的“集约型”经营相联系。(2)级差地租Ⅰ在缔结租约时,就已经做了规定,为土地所有者占有;而构成级差地租Ⅱ的超额利润,只有到租约期满后,才转入到土地所有者手中。

  4.在资本积累过程中,总是要伴随生产技术的进步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第一部类生产的增长速度就会比第二部类快。因为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积累的资本会有越来越大的部分合并到不变资本中去,使不变资本的增长快于可变资本的增长,对生产资料需求的增长快于劳动者对消费资料需求的增长,从而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就要快于消费资料生产的增长。

  由于生产资料生产比消费资料生产增长要快,因而在第一部类中为本部类制造生产资料的各个基础工业生产部门的生产,就要比该部类为第二部类制造生产资料的各部门的生产增长的更快些。只有这些基础工业部门的生产得到更快的发展,才能保证生产资料的生产得到优先增长。所以,“增长最快的是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其次是制造消费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最慢的是消费资料生产”。以上所述,即为生产资料优先增长原理。

  5. 在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必然会周期性的出现种种异常的经济现象。如:生产过剩,大量商品找不到销路,以致成批地被毁掉;生产锐减,许多企业倒闭;失业工人剧增,使其生活困难;信用制度遭到破坏,股票行情猛烈下跌,利息率猛烈上涨等。这些都是经济危机的表现,在这种种现象中,商品生产过剩是最基本的现象。但是在这种过剩是相对的,即只是相对于广大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是过剩的,而绝不是同社会的实际需要相比较也显得过剩。因为危机期间,很多人民群众,特别是那些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的劳动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感到生活必需品的缺乏。倘若他们这种最迫切的生活需要能够得到满足,也不会出现生产过剩现象。因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生产的相对过剩。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根源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固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性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6.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积极发展非公有经济,是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的重要内容。非公有经济的迅速发展,改善了所有制结构,有力的促进了生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个体经济及个体所有制经济,是指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以个人劳动为主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基本上不剥削他人劳动的私有制经济。个体经济在经营方式上有机动灵活、适应性强、经营时间长等特点,可以在较少的规模里,充分利用零星资源,扩大社会服务,促进城乡商品流通,满足人民的日常生活需要。私营经济则是企业主死人占有生产资料,依靠剥削雇佣劳动进行生产经营,凭借生产资料私有制占有雇佣劳动者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从本质上说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外资经济是指通过引进境外资本在我国建立的中外合资经济、中外合作经营、外商独资经营的企业,简称“三资企业”。三资企业在性质上有一定差别,前两者属于混合经济,后者是典型的资本主义经济。它们都是根据我国法律,经过我国政府批准开办的企业,是我们能够监督和调节的资本主义经济。开办三资企业,在弥补我国建设资金的不足,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学习外国科学的管理经验,培训技术和管理人才,扩大出库哦,增加外汇收入,以及安排劳动就业,增加人民收入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给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占有重要的地位,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非公有制经济成为新的就业增长点。大批劳动力从国有企业转向私营个体等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私营个体等非公有制经济在吸纳社会劳动力就业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增强。非公经济的总量已占GDP的1/3,占全社会投资总额的50%左右,且成为我国数量最多、比例最大的企业群体。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一是充分利用社会闲散资金、简单适用技术和富于劳动力,积极发展社会需要的各项生产;而是活跃城乡市场,方便人民生活;三是增加财政收入,发展地方经济;四是扩大就业门路,增加居民收入,促进社会稳定”。

  7.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用16个字概括: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主要内容:(1)企业资产具有明确的实物边界和价值边界,具体确定的政府机构代表国家形式所有者职能,切实承担其相应的出资者责任。(2)企业通常实行公司制度,即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形成由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经理人员组成的相互依赖又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并有效运转。(3)企业以生产经营为主要职能,有明确的盈利目标,各级管理人员和一般职工按经营业绩和劳动贡献获取收益,住房分配,养老,医疗以及其他福利事业由市场、社会或者政府承担。(4)企业具有合理的组织结构,在生产供销财务研究开发质量控制和劳动人事等方面形成行之有效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和机制。(5)企业有着刚性的预算约束和合理的财务结构,可以通过收购兼并联合等方式谋求企业的扩展,经营不善难以为继时,可通过破产被兼并等方式寻求资产和其他生产要素的再配置。

  8.为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它要求社会提供日益丰富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这就必须使社会生产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经济增长是人民生活改善的物质基础。经济增长速度,对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有特殊的重要意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只有加快生产力的发展,才能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立的较量,如果我国经济发展慢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长治久安都会遇到极大的困难,因此,速度问题,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

  在社会化生产条件下,社会两大部类生产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客观上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这些比例关系的协调发展,是加快经济增长的前提条件。如果国民经济的一些重要比例关系严重失调,经济建设就不能顺利发展,也就不可能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国民经济的各种比例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动态的,我国强调国民经济之间的比例和平衡,是经济发展的动态的平衡,这种比例关系要体现一定的增长速度。但是如果单纯强调比例,过于求稳,只能保持静态平衡,国民经济可能停滞不前。社会主义经济增长中,还要必须处理好速度和效益的关系,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效益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经济范畴。速度是指一定的劳动成果的增长率;经济效益是经济活动中,劳动耗费、劳动占有与劳动成果的对比关系。在通常情况下,较好的经济效益必然表现为一定的增长速度。没有一定的增长速度,也就谈不上效益良好。速度本身包含着对效益的一定要求,效益本身也包含着对速度的一定要求,两者是统一的。但是经济增长和经济效益又不完全一致。经济增长速度所反映的是产量、产值等指标动态上的比较,而经济效益是劳动投入与有用成果产出之间的对比关系。速度并不一定体现劳动投入的节约程度和节约效益的提高。我们要求的速度应该建立在提高产品质量、讲求产品适销对路、降低物质消耗与劳动消耗、提高资金效益和资源利用的基础上,即要建立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

  9. 宏观经济调控是一个系统或体系,它包括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和内容、宏观经济调控方式和调控机制、宏观经济调控手段等,其中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占主导地位。

  内容:(1)控制经济总量,稳定物价水平(2)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结构优化:经济结构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社会再生产各方面的比例构成。(3)调节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4)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5)保障经济安全,促进社会稳定。

  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手段:(1)规划和计划手段:是指政府通过制定长期、中期和短期经济规划和计划,对国民经济的运行和发展进行宏观调控。具有客观性、战略性、预先性和指导性等特点。(2)经济手段:是指过节根据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按照物质利益的原则,通过经济机制调节经济变量来影响微观经济行为,并使之符合宏观经济发展目标的一切政策措施的总和。具有平等性、利益的直接性、控制的间接性、运用的灵活性等特点。(3)法律手段:是指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经济活动的秩序,通过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等手段,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控制盒监督,它包括保护盒制裁两方面。法律手段具有严格的强制性、普遍的约束性、相对稳定性和明确的规定性等特点。(4)行政手段:是指政府凭借正全力量,通过制定与发布命令、指示、规定等形式,按照行政系统、行政层次、行政区划直接指挥、控制盒管理经济的手段。行政手段具有权威性、无偿性、相对稳定性和简单速效性等特点。

  以上四种手段相互依存、互相补充、互相影响,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规划和计划手段为经济手段调控指明方向和提供目标;经济手段适合市场经济的间接调控,因而是宏观经济调控体系中最主要的手段;法律手段能保证经济手段有效地发挥调节作用;行政手段则是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的补充。只有集中手段正确结合组成宏观经济调控手段体系,才能有效的调节市场经济的顺利进行。

  10.社会保障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和行政措施确立对遇到疾病、伤残、生育、年老、死亡、失业、灾害或其他风险的社会成员给予相应的经济、物质和服务的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社会福利制度。社会保障的含义包括:(1)社会保障的对象。完全的社会保障应该把全体社会成员列为保障的对象。(2)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社会保障作为一种制度,其责任的主要主体是政府。(3)社会保障的目的。总的来说,社会保障是保证社会的稳定,促进整个社会经济协调,稳定发展。(4)社会保障的资金与受保障者收益。

  社会保障的特点:保障性、强制性、社会性、互济性、公平性、福利性等六个方面。

  社会保障的功能:保护功能,化险功能,稳定功能,促进功能,调节功能。

  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目标:(一)是系统化:这是社会保障走向完善和成熟的标志;(二)是社会化:具体表现为社会保障将面向社会,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更多的物质帮助和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将使一些家庭生活负担社会化;社会保障的经费来源、筹措、管理、发放工作的社会化,实现社会化管理,实现社会保障社会办。(三)是法制化。具体表现为:涉及各种社会保障法令、法规相继出台,补充和完善现有有关社会福利、社会保险、社会救济方面的法令、法规;社会保障法规的一体化或体系化,实现各法令法规之间的配套成龙。社会保障的法制化是社会保障体系发展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的重要标志。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要坚持以下原则:(1)政策、机构统一的原则,社会保障的基本政策和制度要统一,管理法制化。(2)政事分开的原则,政府行政管理和保险基金营运管理分开,执行和监督机构分设。(3)服务社会化原则。(4)普遍覆盖原则。(5)覆盖城乡原则。(6)逐步建立原则。(7)多方公办原则。

  2024考研人数已公布,达438w,考研热度依旧火热!如何备战2025考研?哪个考研专业适合自己?在职考生如何备考?考研知识点繁多,择校困难大,和海天考研咨询老师聊一聊。网课面授多项选,专业辅导1对1全年集训随时学!

中间广告图.jpg

活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