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东北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考研试题(二)答案

2013/10/31 13:58:56 来源: 网络
分享:

  201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模拟试题(二)答案

  1. 要说明剩余价值的来源和本质,举例说明如下:生产棉布,首先要购买面纱作为原料,其次还要有织布机等劳动资料(假设其他一切生产资料暂时舍弃掉)。假设生产10匹布,需要消耗20磅棉纱,价值为10元,消耗机器设备等劳动资料的价值为2元,这12元是生产资料已有的旧价值,要转移到新产品是10匹布中。假设雇佣工人劳动六小时就生产10匹布,创造的价值为三元,因而新产品10匹布包含生产资料的旧价值12元,雇佣工人创造的新价值3元,其价值15元。再假定雇佣工人劳动力的日价值是3元。如果资本家让工人一天工作12小时,工人12小时生产20匹布,其中包含20元棉纱的旧价值,4元机器设备等劳动资料的旧价值,再加上工人在12小时创造的6元新价值,总价值为30元。这样,资本家付出的是27元价值,把20匹布卖出去可收回30元价值,取得了3元的剩余价值。在这里,工人劳动12小时创造6元新价值,超过了3元的新劳动的价值。这种超过劳动力价值部分而形成的新价值,即剩余价值,就是价值增值过程。也就是剩余价值的来源过程。

  剩余价值产生的关键就是劳动力有价值,劳动是劳动力的使用价值,不仅能创造新价值,而且能创造比劳动力价值更大的价值。雇工工人在一个工作日内的劳动时间,实际分为两部分,即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劳动也分两部分,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工人用于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叫必要劳动时间,才超过必要劳动时间以外的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叫剩余价值劳动时间,这个时间内支出的劳动叫剩余劳动。剩余劳动创造剩余价值,为资本家无偿占有。由此可见剩余价值的本质也是工人创造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外的那一部分价值。

  2.产业资本连续循环的条件是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连续循环,即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满足并存和继起。没有并存性就没有继起性,并存性是继起性的前提。如果全部资本都同时处在循环的某一阶段和某一职能形式上,那么当某一种智能形式转化为另一种职能形式时,就不会有别的职能形式相应的转化为该种职能形式。同样,没有继起性,就没有并存性,并存性是继起性的结果,因为任何一部分资本在循环的任何一个阶段上出现停顿,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同时并存的状况就不能保持。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的并存性和继起性,决定了产业资本必然同时并存着三种循环形式。

  3.同量资本投在利润率不等的各部门,就获得不等量的利润。这一现象,必然引起资本家之间为追逐最大利润而展开竞争,促使利润平均化。

  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部门之间竞争的必然结果。部门之间的竞争,导致资本在各个部门之间自由转移,就会形成一种趋势:社会各个不同部门的不同利润率平均化,形成全社会的一半利润率。即社会平均利润率。利润率的平均化是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中心环节。

  假定社会上有Ⅰ,Ⅱ ,Ⅲ三个不同的生产部门,各个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不同,但剩余价值率相同,而各个部门的利润率不同。经过竞争形成了平均利润率,如下图:

生产部门

资本(c+v

剩余价值率(m’)

剩余价值(m

商品价值(W

 

利润率(P’)

平均利润率p

平均利润

p

70+30=100

80+20=100

90+10=100

100%

100%

100%

30

20

10

130

120

111

30%

20%

10%

20%

20%

20%

20

20

20

合计

240+60=300

60

20%

60

  由上图可见,平均利润率=剩余价值总量/社会预付总资本*100%

  平均利润=预付资本*平均利润率

  这样,根绝平局利润率获得与资本量大小相适应的那部分利润,就是平均利润。

  4.社会资本是个别资本的有机结合,社会资本再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只能由社会资本实行职能结果的社会总产品来提供。因此,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不仅要考察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而且还要考察他的实物补偿。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是指社会总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如何由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社会总产品的实物补偿,是指社会总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由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性时候,如何再转化为社会再生产所需要的产品,即资本家从哪里和怎样获得生产资料,工人和资本家从哪里和怎样获得消费资料。只有同时实现社会总产品的这“两个补偿”,社会资本在生产才能实现。因此,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是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5.级差地租是与土地生产条件的不同等级相联系的一种地租形式。由于土地有等级差别,同量资本投放在条件好坏不同的土地上,会形成土地的极差生产率。因而条件好的土地产量高,条件差的土地产量低。农产品的价格都是按照社会生产价格出售的,因此投资于条件好的土地农业资本家,农产品的个别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不仅可以获得平均利润,还可以获得超额利润。因此,由土地好坏不同引起的极差生产率的差别,是形成级差地租的条件;由土地有限性引起的土地经营权的垄断,才是产生级差地租的原因。从现象上看,级差地租的源泉,似乎来自于自然条件的差别。但土地本身不能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形成极差地租的超额利润是由农业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级差地租实质上是等量资本投在等量面积的土地上具有不同生产率所产生的超额利润归土地所有者占有的地租形式。

  在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的条件下,耕种任何土地都必须交纳地租。这种与土地的等级无关,只要由土地私有权垄断而必须交纳的地租,成为绝对地租。绝对地租的形式,是以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资本平均有机构成为条件的,土地私有权的垄断则是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

  6.国有企业搞好了,发展了,国有经济壮大了,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才能得到迅速提高,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是关系到国际命运和社会主义前途的大问题。从国内情况看,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已经经历了半个实际的发展历程,已经建立起门类比较齐全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是完全符合实际情况的。(1)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是国家引导、推动、调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2)“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同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这就要加快发展生产力,尽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始终要依靠国有企业。因为,发展壮大国有企业,可以集中有限人力、物力资源,发挥各方面优势,调动劳动人民的积极性,集中解决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以推动整个国民经济跌发展。从实际看,一些支柱产业基本上也是国有企业,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3)“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晚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任何一个市场都离不开企业这一个微观主体。企业是市场的基本要素和核心要素。没有企业就不会有市场经济。实现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关键在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于国有企业这个微观经济细胞的改革与发展。由此可见,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4)“搞好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在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中,必须处理好三者的关系,才会出现相互促进的新局面。

  7.个人收入分配的调整和完善必须体现“把提高效率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的原则。十七大报告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要做到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就需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国家调控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保护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这一政策有重要意义:可以鼓励先富起来的人民,用自己的收入进行再投资,为社会创造更有的财富;保护个体私营经济的投资积极性和经营积极性,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保护境外投资者的积极性,不仅符合国际惯例,也有利于吸引更多外资,促进我国经济发挥在那,加速我国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使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人民(2)取缔非法收入(3)整顿不合理收入(4)调节过高收入。国家应当:通过立法来规范初次分配制度,推行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加强个人所得税的征管措施;建立高收入行业和个人的完善的管理体系,建立重点纳税人档案,严格代扣代缴;规范显形财产税税种,适时开征遗产税和赠与税,对于一些高收入群里的奢侈消费项目开征特别消费税;加大对偷税漏税行为的打击力度(5)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首先,应当鼓励智力劳动和智力投资,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者的收入;其次,应实施完善的货币化工资制度,提高居民持久收入;最后,要鼓励居民投资,积极开辟投资渠道(6)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应做到:努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扩大就业;进一步健全社会保证体系;加大对困难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

  8.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1经济关系市场化:市场是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发生联系的场所,渠道和领域;一切经济活动都离不开市场。 ○2企业关系自主化。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拥有经营自主权,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成为独立的法人。 ○3宏观调控间接化。政府部门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宏观调控主要通过经济杠杆经济政策以及行政法规来进行间接调控 ○4经营管理法制化。整个经济运行有个比较健全的法治基础,企业的经营活动按照市场经济的法规来运行。 ○5保证制度社会化。要从社会的角度建立各项社会制度,保障市场经济能顺利进行。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1)从参与市场竞争的企业来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主要是各种私有制企业,而我国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包括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还包括公有股占主导地位的股份制企业,这些企业在市场上占据主体地位,起着主导作用;同时参与市场竞争的还有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由于多种经济成分在市场上进行平等竞争,共同发展,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的发展与繁荣。(2)从体现利益机制的分配制度来看:资本主义通过市场竞争实现按资分配和对劳动力价值的购买,引起两极分化。我国的分配制度是,运用市场等各种调节手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少数人先富起来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共同富裕。(3)从国家的宏观调控方面来看:资本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是代表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为资产阶级谋利。我国实行计划导向、宏观调控是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由于公有制占主体而且有强大的经济实力,能够从全局出发,把人民的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制定经济计划和各项经济政策,运用各种经济杠杆,使宏观调控更有力,更有效,更有利于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与生产力的提高。

  9.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用16个字概括: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主要内容:(1)企业资产具有明确的实物边界和价值边界,具体确定的政府机构代表国家形式所有者职能,切实承担其相应的出资者责任。(2)企业通常实行公司制度,即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形成由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经理人员组成的相互依赖又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并有效运转。(3)企业以生产经营为主要职能,有明确的盈利目标,各级管理人员和一般职工按经营业绩和劳动贡献获取收益,住房分配,养老,医疗以及其他福利事业由市场、社会或者政府承担。(4)企业具有合理的组织结构,在生产供销财务研究开发质量控制和劳动人事等方面形成行之有效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和机制。(5)企业有着刚性的预算约束和合理的财务结构,可以通过收购兼并联合等方式谋求企业的扩展,经营不善难以为继时,可通过破产被兼并等方式寻求资产和其他生产要素的再配置。

  10.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积累是把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扩大再生产基金,非生产的基本建设基金以及社会后备基金,目的是为了发展生产和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品。消费是把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社会及劳动者物质文化需要。它包括社会消费基金和个人消费基金两个部分。社会消费基金是用于满足整个社会需要的劳动者需要,包括科学文化教育及行政国防等方面。个人消费基金主要用于满足劳动者及其家庭的个人生活需要,它通过按劳分配及其它分配方式形成劳动者的收入,进入个人和家庭消费领域。积累与消费之间,从跟上来说是一致的,都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只是用途不同而已,但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两者之间也存在矛盾,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存在着次多比少,互为消长的关系。正确处理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比例关系,主要遵循和坚持以下基本原则:(1)保持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适度增长。所谓适度增长,就是积累基金能保证进行扩大再生产,消费基金能保证劳动者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2)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比例要同国民收入的实物构成相适应。积累基金的多少要受到当年能提供的生产资料多少制约,而消费基金多少也受到当年能提供的消费资料的制约。(3)注意安排好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内部各自的比例关系。积累基金内部的比例关系,主要指生产性积累基金、非生产型积累基金和社会后备或保险基金之间的关系。消费基金内部的比例关系是指处理好社会消费基金和个人消费基金的关系。

  2024考研人数已公布,达438w,考研热度依旧火热!如何备战2025考研?哪个考研专业适合自己?在职考生如何备考?考研知识点繁多,择校困难大,和海天考研咨询老师聊一聊。网课面授多项选,专业辅导1对1全年集训随时学!

中间广告图.jpg

活动专题